2025年3月,由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民生网农村金融频道组织的“2025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调研行”活动走进湖南浏阳,深入探寻浏阳农村商业银行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湖南金融监管局和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指导下,如何以金融力量助力革命老区走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浏阳河,弯过了九道弯,五十里水路到湘江,江边有个湘潭县哪,出了个毛主席,领导人民得解放……”这首上世纪70年代初唱响全中国的红色歌曲,见证着这片土地的革命历史。
如今,敢为人先的浏阳人民高举改革创新旗帜,形成了以花炮产业为龙头、现代新兴工业为支柱、乡村振兴为抓手的城乡并进新局面。而浏阳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血脉,与当地快速发展结下不解之缘,助力浏阳市高奏城乡共进致富曲。
鸡肠子辣椒:金融“活水”浇灌出的富民富村新图景
浏阳农村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右)走访鸡肠子辣椒产业示范基地
在经典红歌《浏阳河》的旋律中,这片曾经因山多地少戴上“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土地,如今已蝶变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浏阳市葛家镇金源村的鸡肠子辣椒产业,正是浏阳农村商业银行以金融之力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在金源村鸡肠子辣椒产业示范基地,但见山峦叠翠间,塑料大棚与金黄的油菜花田交织成春日画卷。育苗大棚内,嫩绿色的辣椒苗整齐排列,金源村村支书兼鸡肠子辣椒产业示范基地董事长罗杰介绍:“公司统一育苗,除供应自有基地外,还免费向种植大户提供。我们实行保价收购,确保椒农每亩毛收入稳定在2万元以上。”走进成熟辣椒大棚,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一季椒亩产量达2000公斤,产值突破6万元。
金源村曾长期受困于人均耕地不足0.6亩的困境。当地农民杨意红60年前便开始钻研鸡肠子辣椒培育,1987年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次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如今84岁高龄的他,仍在为辣椒品种改良倾注心血。
乡村要振兴,金融是活水。浏阳农村商业银行葛家支行行长黄炜介绍,自2008年启动整镇授信以来,全镇80%农户获得信用贷款支持,开辟了金融服务绿色通道。2018年,五村联建的鸡肠子辣椒产业示范基地成立后,该支行迅速为其授信200万元,保障企业资金需求。截至目前,全镇贷款农户超1000户,贷款余额达1.2亿元。
金融赋能之下,鸡肠子辣椒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今年,辣椒种植面积将扩大至1400亩,预计产值达8000万元至1亿元。产业不仅带动数百名村民家门口就业,还让村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仅去年,村集体公司利润突破百万元,村民人均分红超2000元,户均增收超3万元,真正实现了“产业兴、村民富、集体强”的良性循环。
从“温饱线”到“致富路”,鸡肠子辣椒的蜕变背后,是浏阳农村商业银行扎根乡土、精准滴灌的金融担当。这片红色土地上,金融“活水”正浇灌出更多富民富村的希望之花。
金融助力黑山羊“跳”进都市餐桌
在浏阳高坪镇三合水村的连绵山林间,一项国家级地理标志产业正焕发勃勃生机。作为湖南省仅有的2个动物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一(另一为“宁乡花猪”),浏阳黑山羊在浏阳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赋能下,不仅走出深山,更“跳”进了长沙高档饭馆,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名片。
蓝天白云下,九曲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黑山羊养殖基地依山而建,万亩林地成为黑山羊的天然牧场。三合水村支书兼高坪镇财政所长罗明生介绍,当地黑山羊养殖历史悠久,2018年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村里确立以黑山羊为主导产业,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同发展。如今,黑山羊存栏量从千只跃升至万只,养殖户增至百余家,新公司占地面积超千亩,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
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浏阳农村商业银行高坪支行行长范华根介绍,自2018年起,该行累计为80户养殖户发放信用贷款500万元,户均贷款6万余元,最高授信达23万元。针对龙头企业九曲湾农业,2022年至2024年连续3年分别授信5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今年拟增加授信到300万元。
“农村商业银行的支持让我们底气更足。”九曲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法人汤才进表示,公司的烟花产业年产值4000万元,解决120人就业,而跨界投资的黑山羊项目已投入1150万元(其中个人出资750万元,合伙人黄仲端出资400万元)。目前,黑山羊通过冷链物流直供长沙高端餐饮市场,每公斤售价超160元,供不应求。
“我们不仅要扩大养殖规模,还要在品种选育、品牌营销上下功夫。”汤才进展望未来,公司计划建设深加工生产线,开发黑山羊预制菜,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而浏阳农村商业银行也将持续跟进,通过定制化金融服务,助力黑山羊产业从“输血”到“造血”,真正实现企业增效、集体增收、农户致富的多方共赢。
从深山散养到都市餐桌,浏阳黑山羊的“华丽转身”,正是金融赋能乡村特色产业的生动写照。在这片红色土地上,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断地浇灌着更多像黑山羊这样的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浏阳花炮:金融赋能“点燃”全球烟花市场
浏阳农村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左)走访烟花企业
在“世界烟花看中国,中国烟花看浏阳”的行业共识中,这座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已蝶变为全球烟花产业的璀璨明珠。如今,浏阳花炮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带动30万人就业,产品远销欧美多国。作为其中的佼佼者,美锋烟花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锋烟花”)在浏阳农村商业银行的长期支持下,走出了一条从山沟作坊到国际品牌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美锋烟花负责人何静介绍,家族从事烟花制造已有40余年。2018年前,企业以出口型玩具烟花为主,产品热销欧美市场;如今转型主打组合烟花,实现100%出口。目前,该公司拥有固定员工200人,旺季用工达300人,去年销售额突破3700万元,贡献税收900万元,发放农民工工资超1600万元,切实带动了当地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
谈及企业发展,何静坦言:“美锋烟花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浏阳农村商业银行的支持。”自2014年起,浏阳农村商业银行便为美锋烟花授信1000万元,灵活的信贷支持让企业在市场波动中始终保持竞争力。尽管当前处于生产销售淡季,企业在浏阳农村商业银行的存款仍保持高位,彰显了双方的深度信任。
浏阳农村商业银行文家市支行行长施文杰表示,该行已为全镇44家烟花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贷款余额达7.55亿元,存款规模更是高达19亿元。“我们不仅关注企业的资金需求,更注重通过定制化服务助力产业升级。”他介绍,除了授信支持,银行还为烟花企业提供跨境结算、汇率避险等综合金融服务,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稳健前行。
如今,浏阳花炮产业在金融赋能下持续绽放光彩。从山沟里的小作坊到全球烟花市场的“领头羊”,美锋烟花的发展历程正是浏阳农村商业银行扎根实体经济、服务地方产业的缩影。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以金融“活水”浇灌特色产业,让浏阳花炮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金融“三力”赋能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
浏阳农村商业银行客户经理走访葡萄园基地
浏阳市从传统农业大县蝶变为现代农业与新型工业齐头并进的活力之城,浏阳村农商业银行始终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近5年来,浏阳农村商业银行累计投放支农支小贷款1107.8亿元,92%的新增贷款投向涉农领域和小微企业,实现全市91%的农户、85%的商户、78%的小微企业授信全覆盖。通过“百名金融村官帮千企”专项行动,重点扶持10家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00家龙头企业、1000家小微企业及1万家规模农户,构建起“金融村官+产业链”的服务网络。此外,该行按行业细分设立专业服务团队,在花炮、花木、智能制造等特色产业派驻金融助理,提供“一户一策”的定制化金融解决方案。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浏阳农村商业银行以“三力”精准施策:一是产品创新增动力。推出“绿色贷”“科创贷”“人才贷”“动产浮动抵押贷”“小微企业流水贷”等特色产品,重点支持绿色经济、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二是减费让利聚合力。近3年,实施“九免一补”惠民政策,免除借记卡跨行手续费等九项费用,并补贴微信提现手续费,同时通过“一户一策”利率定价,主动下调综合贷款利率100个基点,累计为客户减费让利超4亿元,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三是数字转型提效力。打造“惠农快贷”线上服务平台,以“普惠授信、清单管理、线上全办、人品增信”模式,实现贷款全流程数字化办理。截至目前,“惠农快贷”累计授信88.77亿元,用信金额达56.05亿元,让农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
从田间地头到产业园区,浏阳农村商业银行始终秉持“背包精神”,将金融服务嵌入城乡发展的“毛细血管”。通过深度融入地方经济,该行不仅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以金融“活水”浇灌新兴产业,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谱写了新时代的“农金致富曲”。“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守支农支小定位,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滴灌,为浏阳市‘挺立前五强、建设示范区’贡献更大金融力量。”浏阳农村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浏阳农村商业银行以金融之力激活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其创新模式为全国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浏阳经验”。
(参与调研人员:方有成、代碧长、袁先佚)
【责任编辑: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