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rmjr@aliyun.com
打造“三信体系”助力普惠金融落地见效——“2025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调研行”走进湖南攸县农商银行
时间:2025年04月17日 16:10 来源:人民金融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2025年3月23日,由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民生网农村金融频道组织的“2025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调研行”活动走进湖南攸县农商银行,深入探寻攸县农商银行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湖南分局和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指导下,如何通过创新“三信体系”(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助力普惠金融落地见效。  


攸县地处湘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如何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血液”作用,是攸县金融部门的头等大事。攸县农商银行凭借“三农”基因和数十年农村金融经验,在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创新性地打造了“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体系,并通过整村授信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城乡经济实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成为该县涉农金融的标杆。  


数字化赋能普惠金融


走进攸县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部,其一楼大厅宽敞明亮,一块大型显示屏吸引了众人目光。这块屏幕实时刷新着全行经营动态,从存贷款余额、客户分布到各支行存贷款趋势等核心数据一目了然。尤为亮眼的是,屏幕还详细展示了各乡镇街道的关键信息,包括金融“村官”派驻数量、姓名、村民行长名单等,实现了数据透明化。普惠金融部负责人现场演示,只需轻点鼠标,全行可公开信息便能一键呈现,精准触达管理需求。  


作为县域金融机构,攸县农商银行紧跟数字化浪潮,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自2022年起,该行设立新媒体营销中心,抽调3名专业人才,利用抖音、短视频等新兴平台打造直播带货平台。这不仅让金融产品推介更贴近客户,还为种植户、养殖户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开辟了全新销售渠道。


攸县农商银行新媒体营销中心内攸县特色农产品展示区


据攸县农商银行新媒体营销中心负责人武昭介绍,目前该行抖音号粉丝已突破4.1万人,视频号粉丝达4.6万人。2022年以来,该中心通过线上渠道新增存款客户2300余户,金额达1.2亿元;新增贷款客户1800余户,金额超6000万元。同时,中心免费为攸县农商银行客户直播带货,实现农副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助力客户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据了解,这种“金融+直播”的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银行的品牌影响力,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通过数字化赋能,攸县农商银行正以智慧服务为笔,书写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金融“活水”润泽北联村


攸县北联村获“信用村”称号


春日的攸县网岭镇北联村生机盎然,这个曾经的传统农业村落如今已蜕变为产业沃土。远大水泥年产值突破亿元,两家千万级企业扎根生长,环保建材、包装产业与油茶、中药材种植项目交相辉映,全村年产值逾两亿元,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自县政府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以来,北联村在攸县农商银行的全程助力下,2023年成功获评‘信用村’。”北联村村支书文育新介绍。


作为连续两年的“优秀村民行长”,文育新见证了信用建设带来的蝶变:全村1350户农户中,80%(1080户)荣获“信用户”称号,获银行整体授信2亿元,其中2000万元已转化为种植、养殖及加工产业的发展动能。种田大户董旭业的1000亩稻田里,100万元信贷资金正催生着丰收的希望;中林集团、亚美油茶等龙头企业的入驻,2000亩山地与3000亩耕地的规模化流转,更让村民们看到了集体经济分红的美好前景。


作为全国知名的务工大县,攸县在外务工者众多,传统金融服务的地域限制曾让不少贷款户望而却步。


2015年起,攸县农商银行通过不断推进整村授信评议工作,加强在外“本地人”的联系,以“家乡银行”的温情打破地域壁垒,十年间构建起覆盖县外创业者的金融服务网站。


据攸县农商银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夏章林介绍,全行4.2万户贷款客户中,2.4万户常年在县外创业,目前,6亿元贷款余额背后,是10万攸县游子的创业梦想。


这项“有温度”的情感链接惠及各层次创业者:既有工程建设、挖机施工等资本密集型项目,也涵盖小超市等小微业态。江桥街道茅坪村的案例颇具代表性:全村700余户中,200多户在佛山、东莞、长沙等地经营袖珍超市,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村民周全福的创业史堪称缩影:20年前从信用社1万元贷款起步,如今家族已开办6家超市,50万元信贷支持见证了两代人的奋斗历程。


从北联村的信用体系建设到全县范围的实践,攸县农商银行构建起“内育产业、外助创业”的双向赋能模式。信用村建设不仅破解了农村融资难题,更重塑了乡村信用生态,80%的信用户占比成为乡村治理的亮丽名片;异地创业支持计划则以金融纽带连接起故乡与远方,让外出务工者带着家乡的支持逐梦他乡,形成“资金外流反哺家乡发展”的良性循环。


截至目前,北联村的油茶基地已进入盛果期,中药材种植渐成规模,董旭业的稻田里智能灌溉设备正在安装;而在珠三角的超市里,周全福的子女正用最新的“码上贷”产品扩大经营。当金融“活水”跨越地理界限,润泽的不仅是田间地头与商铺门店,更是千万个家庭的振兴梦想。在信用体系与金融创新的双轮驱动下,攸县乡村正书写着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时代答卷,书写了普惠金融助力乡村发展的生动样本。


助力非遗产业焕发新生


攸县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支持的“湘东情”豆制品公司调研


在攸县网岭镇的中心组,一个小型工业园区正在崛起。株洲湘东情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东情食品公司”)就坐落于此,在这片占地32000平方米的土地上,现代化的厂房与传统的豆腐文化交相辉映。  


走进湘东情食品公司的豆腐文化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豆腐发明人、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安的雕像,展厅内通过丰富的图文和实物展示,将中国豆腐文化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二楼展厅更是将几千年来豆腐文化的精髓一一呈现。此外,沿着专用参观廊道,隔着玻璃还可以观摩工人们进行包装工艺,现代化的生产线与传统工艺的结合令人印象深刻。  


湘东情食品公司行政负责人介绍,公司去年销售额达到6000万元,其产品不仅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还成为当地重要的非遗文化传承基地。目前,公司产品已进入沃尔玛、步步高等大型商超,并在淘宝、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销售,市场覆盖全国10多个省市。  


“企业有今天这份好光景,要感谢攸县农村商业银行的大力支持。”公司负责人钟东锋表示。截至目前,湘东情食品公司在攸县农商银行的贷款余额达上千万元。有了金融“活水”的支持,该公司不仅解决了附近40多名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每年发放工资400万元以上,还带动了当地优良大豆“八月黄”的集约生产和销售,直接或间接促进了农户增收。  


湘东情食品公司的发展是攸县农商银行支持地方特色产业的生动缩影。通过信用体系建设和精准金融服务,这家本土银行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助力油茶育苗产业蓬勃发展


在攸县丫江桥镇联胜村,攸县兴林农林发展专业合作社的油茶育苗基地生机勃勃。这片占地近3000亩的示范基地,每年可育良种油茶苗几千万株,是长江以南规模较大的油茶种苗产业化生产基地。


黑色网棚下,油茶树苗郁郁葱葱,展现出蓬勃生机。基地负责人易金良介绍,3年生油茶树苗售价3元一株,基地内集中移栽的苗圃有9万余株。尽管油茶树苗销售价格波动较大,但凭借优良的品质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基地的苗木远销贵州、四川、云南、重庆、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等地。


攸县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贷款支持的油茶育苗基地了解油茶苗生长情况


“从一亩试验田起步,到如今的规模化育苗基地,这离不开攸县农商银行的持续支持。”易金良感慨地说。多年来,攸县农商银行为基地提供了稳定的信贷支持,目前贷款余额达10万元,帮助基地在技术研发、品种改良和市场拓展方面不断突破。通过“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基地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参与油茶育苗,还为他们提供了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


油茶苗圃基地所在的农商银行丫江桥支行行长李华介绍,所辖的16个村,其中5个村获评信用村。信用农户根据信用等级获得5万至50万元不等的授信额度,目前实际用信达3亿元。这种信用体系建设,为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保障。


攸县农商银行通过精准金融服务,助力油茶育苗产业从田间到市场的全链条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仙石村村内村外分外美


丫江桥镇仙石村村支书(左一)介绍该村集体经济情况


在攸县丫江桥镇仙石村,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村委会大门前,一块巨型山东泰安雪浪石上刻着“同心广场”,这里是湖南省农村金融教育示范村。村委会大楼及周边村民住房,古朴典雅,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在村集体经济项目所在地,60亩蓝莓和60亩甜瓜种植基地生机勃勃,蓝莓已进入丰产期,平均亩产500公斤,产值超过3.5万元。“这是利用争取到的200万元项目资金建设的优质菜苗培育基地,将为菜农提供服务。”仙石村党总支书记罗正华介绍指着不远处的一座正在搭建的镀锌保温大棚介绍。


仙石村的美丽变迁离不开攸县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累计投资上千万元,除了打造种植基地,还建设了中小学生研学基地。目前,村集体在农商银行的贷款余额达数百万元,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近年来,仙石村通过规范村民建房、推进生态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了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统一风格的徽派建筑成为村里的一道亮丽风景,法治广场、便民服务中心等设施的建成,让村民的生活更加便利。


攸县农商银行通过信用体系建设和精准金融服务,为仙石村的乡村振兴注入了金融“活水”,助力这个美丽乡村实现绿色经济与幸福生活的良性循环。


从信用评级到数字赋能,从产业扶持到机制保障,攸县农商银行的实践证明:普惠金融不是简单的资金投放,而是需要系统性创新。这种“信用筑基+科技赋能+产业聚焦”的县域金融模式,正在为全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可借鉴的“攸县样本”。


“未来,攸县农商银行将继续深耕‘三农’,以金融之笔书写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助力攸县乡村实现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美好愿景。”攸县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参与调研人员:方有成、代碧长、易新 )


【责任编辑: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