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平,曾供职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农业银行。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中国农金报》《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等报刊发表作品。

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原本计划驱车到附近县城游玩几天,自10月2日收到“金潮文苑”公众号副主编乐华丽的散文集《忘路之远近》后,我改变了计划,连续五天宅在家里阅读,欲罢不能,激动不已。乐老师是民盟盟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学学会会员、原安徽金融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等。一名金融工作者,利用业余时创作出如此引人入胜、富有生活哲理的散文集,难能可贵。
结识乐华丽老师还要从两个月前说起。八月初的一天,在浏览手机公众号时,突然看到“金潮文苑”公众号刊登的“金融人的文学梦”征文,我眼前一亮,“居然还有专题栏目由金融人写金融事的公众号?”我欣喜若狂,如饥似渴,反复浏览阅读,好像每一篇文章都是咱金融人的心里话,里面有着自己的影子。于是,我静心思考后,拿起已经生疏的笔,回忆起那些渐行渐远的写作经历和文学梦,写出《永不止步》一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发到“金潮文苑”公众号的邮箱。此时也没抱什么希望,就外出办事了。等到回家已是十天之后,打开邮箱,却见“金潮文苑”公众号的邮箱早在文章发出的第三天就有回复了 。随后副主编乐华丽老师及时与我互加微信,对文章提出了修改建议,不断指导和鼓励我:“写好文章的功夫在文外,要多看书,多接触艺术方面的熏陶,比如看文学类方面的展览、电影、歌剧、话剧等等,多看多思考,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语言水平。”“散文写作特别讲究韵味,就跟吃美食一样,要让人回味无穷,吃了还想吃”。“文章就跟小石子丢进河水中一样,要有涟漪,这是一种美感”。“文章自在心中,绞尽脑汁写的文章不一定是好文章”,“公文写作和文学写作的核心区别在于目的、思维方式、格式规范、语言风格及作者角色;公文以实用、规范和权威为核心,服务于公务处理;文学以审美、创造和情感表达为核心,满足文化需要……”乐华丽老师每一次不厌其烦地微信交流指导,对我来说就是远程授课,给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增强我对文学写作的信心。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基层金融一线的管理人员来说,在写作方面仅仅停留在日常公务处理,从没想过要在文学体裁上有所突破,是“金潮文苑”公众号,是乐华丽老师给予我尝试文学写作的机会。
手捧《忘路之远近》,独坐窗前,外面烈日高照,心生烦躁,一口气读罢一篇文章,心绪早已平静,这是一种享受,很久未有。是作家朴实无华的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折服了我,是作家丰富阅历和学无止境的精神感染了我。全书读完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感触颇多。

乐华丽老师对文学的感觉特别敏锐。从小就对文学有天赋,在同龄学生中很早就表现出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小学一年级就接触过《红楼梦》;三、四年级已阅读了好几部世界名著,如《简爱》《悲惨世界》等文学作品;初中时期,因为作文写得还不错,语文老师经常拿着她的作文在别的班级作为范文朗读,还推荐给其他老师。后来,在语文老师的鼓励下,文章上了报纸。再后来,她又在别的报纸上陆续发表了几篇文章。参加工作后更是如痴如醉地读书写作。在银行柜台做会计时,有一次抽屉放着当红长篇小说《美人坡》,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意外结识了来窗口办业务的著名作家刘湘如老师,在其帮助下,从此乐华丽也开始了新的文学征途。经过不懈努力,加入了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安徽省作协等等。正如《恩师刘湘如》一文中写道:“我出生在人杰地灵的安徽合肥,这也是散文蓬勃发展的故乡,我受到身边许多散文大家,比如我师父,也就是中国著名散文大家刘湘如老师的影响,我对散文有一种莫名的无以言说的热爱。”我想,如果当时乐华丽老师没有对文学方面的悟性,没有对文学写作的痴迷,没有在文学领域已有的成绩,著名作家刘湘如也不可能同意收下这个徒弟。刘湘如老师慧眼识才,作家队伍又多了一位作品颇丰,写作空间上扬的年青作家。
乐华丽老师文学阅历丰富。“在家喜欢看书、码字,出了门则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大自然中自由奔跑。”如《推开一扇门》一文写到:“有时候被现实所困,难以走出家门,甚至难以走出心门时,推开文学的大门,就会来到一片新的天地”。“我喜欢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心情和想法,用文字的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事实如此,乐华丽老师善于观察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捕捉写作焦点、亮点和看点,无论是外出学习、旅游,还是散步、逛街,无论是在“浅冬”还是在“大寒”;无论是“走三河”还是“漫步街头集”,她总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典故,通过观察,通过大脑搜索,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写出全新的观感,从今到古,又从古至今,用美妙的文字连串起来,让人遐想,好像身临其境,产生共鸣。如《浅冬》一文,乐老师从有些清冷的早晨,写到浅浅的月光倾斜下来;从爷爷和奶奶的爱情故事,写到李叔同大师平淡对待生死,冬季的一天所思所想,却跨越百年。没有深奥的文学阅历是不可能有如此感慨;又如《大寒》一文,把农村对季节重视过程描述得恰到好处,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根本写不出这种情景。
乐华丽老师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读《忘路之远近》就像念一首散文诗,读一篇美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和美感的世界。不仅语言优美,用词贴切,而且思想深邃,清新脱俗,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拍案叫绝,感觉温暖如春。如《给生活以情调》写道:“希望以后的生活中,有自己的小院子,每天在鸟语花香中醒来,阳光静静地洒在窗帘上,青藤悄悄地爬过篱笆,翠色欲滴,小院里的小猫小狗互相追逐,院内的水池波光潋滟。静谧而生动的景,深吸一口,连空气里泛起的都是自然的清香。给我一段时光,独坐在绿苔滋长的木窗下,泡一壶闲茶,不去管那南飞的燕子,何时可以返家;不去问,那一叶小舟,又会被放逐到哪里的天涯;不去想,那些走过的岁月,到底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如果可以,我只想做一株遗世的梅花,守着寂寞的年华,在老去的渡口,和某个归人,一起静看日落烟霞。”这哪里是写散文,这分明是一首诗,一首对生活、对未来,无限向往、无限期待的诗。接下来,乐华丽老师的笔锋一转,“回归自然,让我感受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逸;回归自然,与王维共赏那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回归自然,享受那蓝色多瑙河的静谧;回归自然,更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洗涤。”这充满诗情画意、充满思想内涵的语言,给人一种全新的、难以描绘的视觉。这仅仅是在《给生活以情调》一文中摘录的几句,只要你仔细阅读,每一篇都有诗一般的句子,像红酒一样浪漫、内敛、幽默且注重品味,使人回味无穷。
当今社会,许多人将阅读视为负担,认为浪费时间,难以找到内心的平静。读罢乐华丽老师的《忘路之远近》,我豁然开朗。书中自有天地,书中自有乾坤。读一本好书,犹如与一位智者长谈,其乐无穷。《忘路之远近》不仅承载着智慧,更蕴含着艺术魅力,为我们文学爱好者打开了心门,指明了方向。
祝愿乐华丽老师的文学创作之路越走越宽广,写出更多的文学精品,我们期待着!
【责任编辑: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