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西藏分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坚持系统思维、找准根源、靶向攻坚,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持续在“做实做细”上下功夫,通过“明责、夯基、宣教、建制、优化、赋能、创新”七维度发力,精细推动改善、规范提级进位,逐步推进管理效能向发展动能有效转化。
明责:压实“五维督导”责任矩阵,该行建立“一把手亲自抓、专班牵头抓、行领导分片抓、条线专门抓、经办岗定期抓”的履职机制,累计召开专题调度会议17次,分管领导按月听取、调度工作29次。严格执行“月简报、季汇报、半年点评、全年总结评估”要求,结合“靶点”整固开展半年评估,形成“学习、剖析、点评、优化”评估主线,各条线凝聚共识、攥指成拳,确保责任层层传导、任务件件落实。
夯基:突出“多点入手”延伸治理,“从实”确定问题清单,该行将总行年中会议指出的数据治理问题纳入治理“总盘子”,将管理要求向“四个领域”以外延伸,实现重点治理问题全面起底。逐条校准、修正整改措施,有效扩充整改措施库容,更新完善整改措施及评价标准。
宣教:坚持“外宣内教”协同发力,该行在有序开展外部宣传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内部宣教,整理形成“两化”管理手册框架设计,制定《规范化精细化应知应会重点》,明确12项重点管理规定并发送全辖员工学习。通过外宣内教,力求人人讲精细、事事求优化,使每名员工成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
建制:构筑“全流程规范”办贷体系,该行该行累计开展信贷政策制度集中培训5期、条线专项培训44期,专业能力实现持续性提升。联合内地省分行开展央企专项营销行动,修订贷审委员考核方案并引入“主质询委员”制度,创新采用双线抽查模式开展存续期管理,制度流程实现精细化再造。建立信贷人员统筹使用机制,组建“柔性团队”,放款监督环节对关键性要素提前“预审”。加强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绩效考核,重要环节实现结构性优化。组织开展首期合规管理反思剖析会、精准防返贫系列贷款“回头看”,调查、审查、放款等各环节实行“事前预审、事中会审、事后剖析”,办贷堵点难点实现常态化疏通。
优化:筑牢“财会基础”防护堤坝,开展费用开支全链条“时效诊断”,并以月抽样形式通报。强化数据治理,该行对全辖固定资产信息开展排查,系统梳理并逐项核对资产问题清单,显著提升财务数据准确性与系统支撑力。强化数智支撑,农发差旅使用率同比提高80%,农发智购订单量同比提高376%。精准把脉问诊,对辖内分行开展财会、运营、信息科技辅导检查,开展2轮招投标领域专项排查,编印《采购领域反面典型案例》《财务报销口袋书》等供员工学习,增强合规意识与纪律观念。
赋能:强化“风险防控”技术支撑,在前期“第三方大数据平台+自主监测简易模型”逐步落地的基础上,该行制定《反洗钱数据监测系统业务运行管理办法》《反洗钱内控管理工作守则》《反洗钱合规操作口袋书》等3项操作规范,组织对存量客户及客户每日信息变动进行筛查。扎实开展年度综合检查,推动“靶点”规范作用向部门延伸,归集10份培训辅导资料,建立分行本级“靶点”清单,确保问题治理有的放矢。组织开展关联交易管理检查、自查,充分披露关联方信息,督促使用部门在涉及授信类、资产转移类、服务类、存款和其他类型交易时规范开展关联交易识别。
创新:探索“队伍管理”破局改革,该行建立部门间横向、上下间纵向的适度人员流动机制,通过选调、借调、挂职轮换等方式统筹调配辖内员工,更新知识、迭代技能,在边干边练中锻炼人才。印发2025年绩效考评办法,新增“先进个人”奖励,提高绩效分配“斜率”。筹划开展机构人员改革,印发队伍管理领域三年行动试点方案,探索制定分支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和处级干部任期制度。注重奖惩并举,对专项业务竞赛活动匹配激励资金并定期兑现,按日管理通报考勤并规范违规问责。实施“青年格桑花”培养提升计划,从7个维度对40岁以下青年员工积分评花,引导青年员工对标先进,见贤思齐。
(通讯员:宿正军)
【责任编辑: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