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交通先行。“十四五”以来,农发行蕲春县支行累计投放贷款23.4亿元,支持蕲春县新建改扩建公路里程1930公里,实现公路户户通、条条畅,助力“中国艾都”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交通支撑。
路网织就山水画。盛夏时节,蕲春县株林镇屏风寨景区内,沿着“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之一的绿唐线漫步,宽阔的柏油路面蜿蜒盘旋,沿途可见白墙黛瓦的鄂东民居与红色旅游公路交相辉映。“这条路改造前是一条窄窄的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当地村民张大爷指着焕然一新的柏油路感慨。得益于该行4.5亿元贷款支持,蕲春县农村道路提档升级工程加快推进实施,不仅让项目区近17公里主干道得到修复改造,更将520公里“四好农村路”延伸至田间地头。昔日的羊肠小道变身为康庄大道,沿途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吸引无数游客纷至沓来,带动周边农户开办农家乐、钓鱼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动脉贯通产业兴。在G347国道蕲春段施工现场,摊铺机徐徐推进均匀地将沥青摊铺在路面上,压路机紧随其后来回碾压,工人们仔细地对边角料进行清除抹平,火热的施工场景与夏日的气息交织,呈现出蓬勃景象。这条起于彭思镇茅山村、止于蕲州镇的“经济动脉”,在该行7.14亿元贷款支持下加快推进实施。项目对内连通蕲州、管窑、彭思等镇,对外东接安庆、芜湖,与黄黄高铁、棋盘洲长江大桥形成“公铁水”立体交通网络,推动蕲春全面融入武汉城市圈。项目建成通车后,蕲州镇的蕲艾产业园、管窑镇的陶艺文旅区、赤东镇的陶瓷工业园,彭思镇的菱角、酸米粉等土特产,都将搭上顺风车,驶向快车道,配套建设的“四好农村路”支线,将沿线乡镇产业集群串珠成链,形成“交通带产业、产业兴城镇”的良性循环,可让沿线20余万群众直接受益。
智慧物流通四海。走进位于蕲春县农产品智慧流通项目下的快递分拣共配中心,多条自动分拣线纵横交错,高速运转,拣货、扫描、一个个快递包裹仿佛进入了“游乐园”,有序通过每一个关卡,最终经过传送带智能化的到达相应下一个分拣口。这个由该行2.78亿元贷款支持建设的农产品智慧流通项目,以全国蕲艾产品原产地集中发货仓为功能定位,致力于整合全县农特产品及物流资源,逐步建立“乡村集货、云仓集单、数据互通、统仓共配”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助力蕲春打造鄂东地区的综合物流枢纽中心。物流成本下降使蕲春艾草产品电商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助力加快蕲艾产业链发展。
【责任编辑: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