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润沃土,服务民生启新程。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的决策部署,农发行上犹县支行主动提升站位,强化使命担当,近期集中力量,对上犹县西部片区和美乡村建设项目及上犹老旧小区改造建设项目阳明路网工程两个重大民生工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现场调查评估工作。支行坚持“脚步丈量、现场办公”,力求将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实、做细,为后续高效精准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奠定坚实基础。
深入一线,“三个现场”筑牢办贷根基。项目前期调查评估是信贷决策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资金投放的精准性与安全性。农发行上犹县支行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摒弃“坐等资料、纸上谈兵”的旧模式,积极推行“三个现场”工作法,组织精干信贷力量,组建专项工作小组,背上“工具箱”,直奔项目一线。一是现场核实情况。工作小组深入规划中的和美乡村建设点以及亟待改造的老旧小区阳明路网现场,实地勘察地形地貌、基础设施现状、人口分布、产业布局等一手信息。通过实地测量、拍照取证、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确保掌握的情况真实、准确、全面。二是现场解决问题:调查不是目的,推动项目落地才是关键。针对在现场发现的问题、项目方提出的疑惑以及资料准备中的难点堵点,工作小组不回避、不拖延,就地组织项目单位、设计单位、政府部门相关人员进行“现场会诊”。能当场明确的事项当场敲定;需要协调的,现场明确责任人和时限;对政策理解有偏差的,现场进行解读辅导。这种“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有效打通了项目推进中的“中梗阻”,加速了前期流程。三是现场完善资料:基于现场核实的情况和解决问题的共识,工作小组指导并协助项目单位同步完善、补充、修正申报材料。无论是项目规划图的细节调整,建设内容的精准描述,还是投资估算的合理性论证,都力求在现场或最短时间内得到补充和完善,显著提升了资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避免了后续因资料反复而延误时间。
聚焦民生,两大工程承载发展期盼。此次重点对接的两个项目,承载着上犹县提升城乡面貌、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使命:上犹县和美乡村建设项目旨在通过系统性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上犹落地生根的具体实践。上犹县老旧小区改造建设项目聚焦县城居民“急难愁盼”,通过对老旧小区阳明路网的系统性优化提升,着力解决居民出行难、停车难、设施旧、环境差等问题,显著提升老城区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市整体形象,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发力点。
提升质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做实做细前期调查评估工作,是农发行上犹县支行提升办贷质效、防控金融风险、优化客户服务的第一步。支行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巩固和深化“三个现场”工作法的成效。一是强化跟踪服务,对已完成现场调查的项目,紧密跟踪项目进展和资料完善情况,提供全流程辅导,确保评估报告高质量完成。二是优化内部流程,加强前后台协同,畅通绿色审批通道,在合规前提下,进一步压缩各环节时限,力争项目贷款早日获批、资金精准滴灌。三是提升专业能力,持续加强信贷队伍对国家政策、行业动态、地方规划的学习研究,提升对复杂项目的研判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信贷支持精准有效。四是拓展服务深度,在做好现有项目服务的同时,主动对接地方发展规划,深挖更多惠及民生、服务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优质项目,不断拓展政策性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农发行上犹县支行通过深入践行“三个现场”工作法,将金融服务的前沿阵地推进到项目一线,不仅做实了项目调查评估的“基本功”,更彰显了政策性银行“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崇高使命和务实作风。随着和美乡村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阳明路网工程的扎实推进,农发行上犹县支行的金融活水必将为上犹县绘就城乡和美、百姓安居的幸福新图景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金融基础。
(通讯员:谢润琳)
【责任编辑: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