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健全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推动宣传教育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提高防非打非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非法金融活动风险,农发行河南省郑州市郊区支行按照河南金融监管局要求,积极投身于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教育工作,于近期开展了相关工作。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部署
该行充分认识到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重要性,成立了专门的宣传工作小组,由网点负责人担任组长,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确保宣传教育工作有序开展。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宣传活动方案,明确了宣传目标、内容、方式和步骤,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丰富宣传形式,营造浓厚氛围
该行充分利用自身基层营业网点的优势,通过LED显示屏滚动播放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宣传标语,如“拒绝高息诱惑,远离非法金融”“天上不会掉馅饼,高利保本是陷阱”等,在厅堂醒目位置摆放宣传折页、手册,内容涵盖非法集资、金融诈骗、非法放贷等常见非法金融活动的特征、表现形式、危害及防范方法等。大堂经理主动向等候办理业务的客户发放宣传资料,讲解金融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浅出地分析,让客户深刻认识到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此外,还在营业厅内安排防非打非宣传教育咨询员,解答客户的疑问,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咨询服务。
同时,该行还重点加强对养老、投融资、涉农、市场零售、文旅、黄金托管等非法集资案件高发领域的客户提示。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员工走出网点,深入社区、企业等场所,开展户外集中宣传活动。通过在活动现场,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吸引群众的关注。该行工作人员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案例,向群众详细讲解了新型非法集资的手段和特点,如打着康养服务、区块链、虚拟货币、人工智能等旗号的非法集资活动,提醒大家特别是老年群体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的高额回报承诺,不随意对外投资,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银行或公安机关联系。
聚焦重点人群,提升宣传效果
在宣传教育过程中,该行重点关注老年、少年等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相对薄弱的群体。针对老年人群体,工作人员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金融知识,反复叮嘱他们要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轻易相信高收益投资承诺,避免陷入养老领域金融诈骗陷阱。对于青少年,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金融意识,远离不良网络借贷。
活动成效显著,社会反响良好
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农发行郑州市郊区支行在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方面将取得显著成效。广大群众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纷纷表示通过学习金融知识,了解了非法金融活动的危害和防范方法,以后会更加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持续推进,巩固宣传成果
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农发行郑州市郊区支行将根据属地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的安排部署,结合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教、6.15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9月金融教育宣传月及特定节庆活动等重要时间节点,持续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宣传效果,为维护地方金融安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构建和谐稳定的金融环境持续贡献力量,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通讯员:李沛源)
【责任编辑:曹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