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潇湘大地,油菜花海鎏金叠浪,智能育秧工厂机械轰鸣。在全国两会擘画的乡村振兴蓝图中,农发行湖南省永州市分行以“粮安根基、产业血脉、生态肌理、文化灵魂”四维发力,至3月19日,投放各项贷款23.75亿元,用政策性金融之笔描绘出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稳固粮安根基:农业发展的“定盘星”
在祁阳市茅竹镇全域土地整治现场,无人机测绘正勾勒着“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数字地图。“过去这里地块零散,机械化都难施展,现在整出3000多亩连片良田!”种粮大户刘大叔指着刚建成的智慧灌溉系统感慨。他口中的变化,正是农发行1.54亿元土地整治贷款催生的“沃野革命”。
作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金融“守仓人”,该行构建起“从田间到舌尖”的全链条守护:
——藏粮于地:创新“土地整治+产业导入”模式,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耕地质量提升1.5个等级
——藏粮于技:为12个智慧粮库配备AI虫情监测、氮气储粮等“黑科技”,损耗率降低至1.2%
——稳市保供:建立1亿元粮食收购资金“蓄水池”,确保“钱等粮、仓等谷、车等米”。数据见证担当:2024年累放粮食收储贷款6亿元,收购粮食22.6万吨,支持收购粮食占全市总量50%以上,让“湘米出湘”的脚步愈发铿锵。
激活产业血脉:三产融合的“金钥匙”
当沃野良田筑牢粮仓底座,金融“活水”开始向产业链纵深奔涌。在稳住农业基本盘的战略纵深推进中,农发行永州市分行以“一县一策”精准执笔,绘就三产融合新图景:
——筑巢引凤:6.8亿元支持祁阳科创产业园建设,12家农业科技企业在此聚链成群,年产出专利技术37项。5亿元支持祁阳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建设油茶种植基地、高标准农田连片基地、林地水田连片基地、智慧大棚基地和孵化中心、厂房、冷链物流基地。
——金融灌溉:夯实产业根基。湖南新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持续获农发行2亿多元信贷资金支持,扩大茶油加工规模,建成首条茶油精炼数控生产线,带动3.2万农户户均增收1.1万元。湖南熙可食品公司持续获农发行8000多万元信贷资金支持,扩大食品加工规模,尤其在疫情寒冬期不仅稳住生产链,更借势开辟国际市场,10万农户通过“订单农业+保底分红”嵌入产业链。
润泽生态肌理:幸福生活的“增量表”
在江华瑶族自治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让82岁柏大爷告别了背水岁月。“现在拧开水龙头就是清泉,孙子们暑假都爱回老家!”老人笑着拧开灶台上的净水器。该行4亿元水利建设贷款化作汩汩清流,解决了江华、江永、宁远、道县等4县缺水供水问题,惠及30万群众。从“有水喝”到“喝好水”,从“照明电”到“绿电能”,该行书写着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保护湘江源头,守护一江碧水。泠江河是宁远人民的母亲河,也是湘江的源头河之一,农发行2亿元支持宁远县泠江河流域综合治理,让人民真正享有“水清、地绿、天蓝、宁静”的生态环境,实现水质优良率达100%。节约标准煤294.57吨,减排二氧化碳783.57吨,节水量69.98万吨,持续助力降碳、减污、扩绿,让宁远青山依旧,绿水长流。
守护文化灵魂:古村新生的“双面绣”
走进双牌县桐子坳银杏生态园,千年古树下“金融+文旅”的故事正在生长。“农发行7000万元贷款就像及时雨!”景区负责人盘三洋指着新落成的星空民宿介绍,改造后景区年游客接待量突破40万人次,有机茶溢价30%畅销全国。实时跳动的数据见证着“金融+文旅”的化学反应。
青砖黛瓦映晨曦,夯土墙内传机杼。零陵区大皮口村的蜕变,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邂逅。“以前年轻人往外跑,现在争着回村开民宿!”村民赵大娘边说边展示手机里的订单。
农发行1.3亿元传统村落保护贷款,绣出了“活化保护”的双面锦绣:
——修旧如旧:89441㎡古建筑采用“原工艺、原材料”修缮,31项传统技艺重焕生机
——古今对话:历史街巷植入AR导览系统,扫码即可“穿越”百年商埠盛景
——以文兴业:建成红色研学基地12个,开发“柳子家宴”“非遗盲盒”等文创产品6类
“我们不是简单‘输血’,更要培育‘造血’功能。”农发行零陵支行负责人介绍,项目带动周边发展特色种植1535亩,村民年人均增收1.2万元,真正实现“保下来、活起来、富起来”。
春潮澎湃处,扬帆正当时。行走在潇湘大地的阡陌间,金融“活水”润泽的沃野正在续写新的传奇——这里有稻浪千重的壮美,有古村新韵的雅致,更有百姓舒展的笑颜,共同编织成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永州篇章。
(通讯员:王霖、邓婷、周湘辉)
【责任编辑: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