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支付领域“放管服”改革,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营造公平、高效、安全的支付环境,农发行河南省周口市分行于近日开展了存量账户清理排查工作,通过全面排查,建立台账,制定措施,是整治存量账户乱象、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落实客户身份识别责任。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制度,落实有效措施加强客户身份识别工作,按照规定对开户申请人进行核对、登记和留存客户身份基本信息。在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前,应核实开户申请人有效身份证件的真实性,对于无法核实身份证件真实性或通过其他方式能够确认开户申请人身份的,应当拒绝开立账户。
规范开户证明文件。为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各网点要充分利用企业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核实个人身份信息及开户意愿的真实性。对于经核实为虚假信息或拒绝配合的,网点应当暂停为其办理业务并及时报告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于经核实不符合开户条件的,银行应当拒绝为其办理业务并向单位通报。
对于利用虚假身份信息开户的个人和单位,金融机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严格审核账户使用。开户网点应当严格审核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并对开户申请人身份进行核实,不得为身份不明、拒绝或不予通过验证的客户开立账户;不得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不得利用银行账户进行非法交易和洗钱、逃税、逃费债务等违法犯罪活动。
健全工作机制。各营业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任务分工、时间安排和责任要求,应当充分发挥基层网点的组织优势和信息优势,全面排查清理存量账户,加强宣传引导,教育金融消费者合理选择开户渠道,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做好存量账户排查清理工作的舆论引导和信息披露。
认真开展自查。重点对存量账户的开户资料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进行核查,包括账户交易验证方式、交易 IP地址、身份证号码等,并通过网银及手机银行核查相关信息是否与开户资料一致。对于存量账户数量多、涉及面广的机构,必要时应采取上门服务、电话回访等多种方式进行深入核查,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查立改,不留死角。
加强风险管理。各营业网点应按照“一户一策”原则,根据账户类别和风险等级采取差异化的尽职调查措施,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风险。
(通讯员:赵珍)
【责任编辑:曹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