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农发行吉林省分行紧密围绕吉林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目标,在支持吉林农业强省、生态强省、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持续加强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2015年以来,累放贷款5300余亿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吉林篇章贡献农发行智慧和力量。
当好粮食“压舱石”,筑牢粮食安全堡垒
该行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立行之本、发展之基,全力支持粮油等重要农产品收购、储备、调控和调销,保护好广大农民利益。十年来,吉林省分行围绕“保存量、稳增量、抓变量”执行好国家储备、地方储备政策性业务的基础上,全力支持国家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实施,粮油信贷规模创历史纪录,2016年贷款余额最高达2470亿元。在国家政策性粮食去库存和新一轮粮食市场化改革大背景下,全行从维护粮食收购市场繁荣稳定、保护农民利益角度出发,把握好核心客户、有效模式、优质服务“三要素”,先后推出定向供应的“卫星库点”模式、合作收购的“南北协作”模式、担保增信的“信保基金”模式、助力国企改革的“扶余模式”、供应链金融“穿透式营管服”模式等,积极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入市收购。2016年至今,支持收购粮食市场份额均占社会收购量的50%以上,有力发挥粮食收购资金主渠道作用,守护好“黑土粮仓”。
决战脱贫奔小康,续写乡村振兴华章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吉林省分行怀着对“三农”和黑土地的深情,争当金融扶贫的先锋主力模范。“十三五”期间,该行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514亿元,投放额、余额居全省金融机构首位,惠及省内9个市州、49个县市、33万次贫困人口。连续四年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奖,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考核中位列第一梯队,树立了大安定点帮扶示范窗口。在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持续发挥骨干和主力作用,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2021年以来累计投放帮扶贷款800余亿元,牢牢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力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持续擦亮“服务乡村振兴的银行”招牌。
润泽黑土耕地,践行服务“两藏”使命
吉林省分行聚焦服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20年以来密集出台16项措施,切实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盐碱地综合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及种业全产业链信贷支持力度,编制《吉林省“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规划》,助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近5年来,累投农地贷款132亿元,服务黑土地面积达686万亩,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200余万亩,全力保障“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实施。重点支持核心种源创新攻关,支持洮南市国家级玉米制种和农业科技园、产业园等园区建设,累投农技贷款37.5亿元、累投种业全产业链贷款26亿元,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争做服务“排头兵”,助力农业现代化
吉林省分行坚持把服务农业现代化作为实现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围绕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积极支持产业化龙头和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企业,支持范围逐步扩大到肉、蛋、奶、鱼等重要农副产品和“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条的“大食物”范围,扶持了中粮家佳康、皓月牛肉、阜康酒精、新天龙实业、欧亚商超等一批国家和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围绕矿泉水、鲜食玉米、蓝莓、蘑菇、黑木耳、人参等特色产业,助力打造“吉字号”优质农产品品牌,先后支持农业小企业160户。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累计投放小微贷款17.8亿元,大力支持通榆、洮南杂粮杂豆和“朱老六”“老母家”“禾韵蓝莓”食品等品牌,加快推进信贷数字化转型,落地首笔涉农园区“融担贷”,引金融“活水”滴灌实业复兴。成为映射全省实体经济蓬勃发展的亮丽名片。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绘就美丽新农村
吉林省分行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金融情怀擘画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图景。“十三五”以来,聚焦水利、农村交通、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落地了防洪抗旱减灾的汪清县西大坡水利枢纽工程、白山市西北岔水利枢纽等22个地市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水库改造提升项目,支持改建“四好农村路”超600公里,改造农村户用厕所2.1万户。聚焦“绿美吉林”行动和“陆上风光三峡”建设集中落地了一批风电光伏项目、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等重点生态保护项目,突出生态资源绿色发展底色。截至2024年,绿色贷款余额较“十三五”期末增加84亿元,年均增速40%。
(通讯员:王月恺)
【责任编辑: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