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行走于四川天府大地,一幅幅山水相接、青绿相映、层峦叠翠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展开来。回望建行三十年的发展,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始终将保护生态发展的责任扛在肩上,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方位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擦亮“绿色银行”品牌形象。截至2024年末,全行累计支持绿色信贷项目超1000个、绿色贷款余额1500余亿元,成功发行支持四川地区绿色产业发展主题绿色债券30亿元,有效补充“三农”绿色发展资金缺口。
“植”此青绿,奏响低碳发展幸福乐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初冬的眉山少雨,但境内洪雅县柳江镇花溪河水汩汩流淌,水源充足,追溯源头,离不开上游3.8万亩森林的滋养。作为生态大县,洪雅县森林资源丰富,该行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创新构建“国储林+碳汇”的生态价值实现机制,投放采用林业碳汇质押担保绿色贷款5.7亿元,支持洪雅县森林质量提升项目。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改善洪雅县林业资源培育,提高林地生产力,有效提升碳汇能力,促进碳中和,同时也进一步挖掘林业资源价值,促进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离洪雅仅50公里的雅安市,森林资源同样丰富。远眺其境内的天全县大岗山,红枫、连香、红豆杉等树种色彩随季节变化,呈现出“山峦层林尽染,城乡鸟语花香”的特色森林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访。而这一切变化的背后,离不开该行信贷资金的“滋养”,随着天全国储林项目贷款陆续投放,当地林改培、中幼林抚育、林下种植如火如荼进行,经过持续栽培,逐步生长的异龄林、复层林、混交林代替了低效纯人工林,森林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当地相继发展林下中药材、食用菌、笋用竹4000余亩,中药材亩均产值最高达20万元,吸纳当地群众1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1.2万元。“十四五”期间,该行主动融入“天府森林粮库”战略部署,与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政府+政策性金融+企业”合作框架,深度参与重点林业项目策划,累计投放贷款220亿元,助推沐川、阆中等地国家储备林建设,构建了“林业+产业”“企业+农民”的发展模式,探索出“靠山养山、养山兴山、兴山富民”的林业产业振兴发展之路。“清”波荡漾,书写长江保护壮丽诗篇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宜宾,“三江口”已成当地著名的网红打卡点,江涛滚滚,鸟翔鱼跃,一派生机勃勃景象。游客纷至沓来,或驻足欣赏、或拍照留念,“飞鸟与鱼、人与自然”和谐画卷在长江之头徐徐展开。而曾经,这里因水污染,长江鲟、胭脂鱼等珍稀鱼种多年不见踪迹。为改善水生态环境,该行投入贷款3.6亿元,支持宜宾三江六岸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对区域水体实现减污扩绿,彻底改善区域江流环境。不仅江更清了,湖也更绿了。在凉山州雷波县,马湖镶嵌于凉山大地,湖区青山环抱、港湾清幽,湖水清澈湛蓝、四季盈盈,古时有“乌蒙江上风和雨,洗出人间一马湖”赞誉。为守护这颗璀璨的“绿宝石”,该行投放贷款3.4亿余元,对马湖区域采取生态搬迁、生态环境治理,构建滨湖缓冲生态屏障,提升区域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打造集生态、景观、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廊道,融入马湖莼菜种植和彝族文化产业,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让马湖廊道成为拉动周边经济发展的“致富路”。
图为该行支持的雷波县马湖湿地生态环境修复项目
江河湖泊生态保护只是一个缩影,重要库区水利设施建设,保护水环境、保障用水安全更是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事业。该行密切结合地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防洪减灾等重点需求,加大对骨干水源工程的支持力度,投放贷款6.36亿元,支持眉山市东坡区水库治理及开发利用项目,新建智慧水利设施,新增灌溉面积超5万亩,有效解决灌区洪水隐患和乡村用水问题,达到“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的生态目标。近年来,该行深入开展“信贷支持长江大保护五年行动”,通过确立目标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实现全省长江领域重点城市全覆盖,围绕全面聚焦水土保持、水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等长江大保护重点领域持续发力。仅2024年,该行就投放长江大保护贷款超700亿元,居全国系统第三,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图为该行贷款支持的宜宾三江六岸综合整治项目
以“绿”为底,绘就蜀地富春山居图走进位于遂宁市大英县卓筒井镇为干屏村的“中国宋井桃源乡游第一村”,绿水与青山相依、现代与古韵相融,盐文化与桃产业相通,一副绿意盎然的和美乡村画卷映入眼帘。该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四川省分行融资融智融情服务密不可分,在制定传统村落文化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的和美乡村建设方案过程中,该行积极参与,集智聚力,及时审批贷款2.2亿元,助力打造“宋井桃源”项目,2022年底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家门口”的“绿水青山”不仅大幅提升了村落颜值,更让当地农民吃上了“旅游饭”,分享了乡村发展红利。
图为该行支持的大英县卓筒井乡村振兴建设项目
乡村发展既要宜居也要宜业,做大做强乡村产业是重要一环。新年伊始,自贡市荣县连绵起伏的丘陵间,果农抓紧抢收黄橙橙的柑橘,分拣装箱上车,经深圳蛇口口岸出口,一个月后将在阿联酋迪拜亮相。而这柑橘产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四川省分行为自贡柑橘产业项目政策性金融“活水”浇灌。早前,荣县柑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果农收入缓慢,在该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下,当地开展土地平整工程和灌溉与排水工程的建设,高接换种柑橘创新产业基地4.5万亩,推动柑橘生产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外销较内销收入翻番,充分释放当地优势产业发展势能,生态和经济效益全面提升。“十四五”期间,该行围绕“千万工程”,以和美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为切入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累计投放改善农村人居贷款和农地贷款1200余亿元,服务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改造提升、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推动政策性金融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迈进,绘就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不忘来时路,不负今朝景。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省分行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耕绿色金融领域,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接续写好、写实、写深“绿色金融大文章”,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绿动力”,让天府大地绿水青山“底色”更重,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通讯员:刘通)
【责任编辑: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