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rmjr@aliyun.com
大理农商银行 下活非遗“特色棋” 踩上文旅“风火轮”
时间:2025年02月27日 14:06 来源:人民金融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2025年的大理文旅产业踩着哪吒的“风火轮”,火爆“出圈”,春节期间大理市接待国内外游客519.49万人次,同比增长20.23%。


文旅市场的火热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乙巳蛇年春节,作为首个申遗成功后的春节假期,年味浓、活力足、人气旺,大理也借势推出“非遗过大年”活动,开办非遗市集,云南大理市农商银行紧跟当地政府发展文旅产业的“风向标”,巧借“非遗”东风,引金融“活水”疏通非遗产业经络,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理市农“红马甲”金融服务队到李红桃白族刺绣传承基地上门服务.jpg


“每年春节期间,我们的刺绣工艺品都卖的非常好,订单像雪片一样,资金周转会有点紧张,大理市农商银行节前给我们提供了资金支持,让我们能更放心备货,不用再担心缺货影响客户体验了”大理市红桃刺绣工艺品有限公司非遗传承人李红桃笑盈盈的说到。


据了解,伴随着春节文旅消费订单的激增,不少商户资金周转遇到困难,大理市农商银行以“苍洱农信文旅贷”定制产品为依托,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开辟绿色融资通道,全力打造金融支持文旅产业的全要素支撑者、全链条创新者、全周期服务者,年初以来,新增投放文旅产品贷款1亿元,为文旅产业乘风破浪输送了强劲的金融动能。


在大理市农商银行80万元信贷资金的支持下,李红桃装修改造中的白族刺绣传承基地热火朝天,数十位“绣娘”飞针走线,用平绣、锁绣、挑花、盘花等传统技艺勾勒出美轮美奂的刺绣图案。该公司从事白族民间刺绣经营,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蕴含着白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内涵,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促进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新型产业。据李红桃介绍,在大理市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将加快白族刺绣传承基地建设步伐,推广“非遗进校园”活动,同时积极研发白族刺绣文创产品,为游客提供观光研学“一站式”服务,在发扬光大白族刺绣技艺的同时,也会有丰厚的收益,年收入预计达40万元,能为当地提供20多个就业岗位。


白族刺绣,是捏针提线的千年织梦;白族扎染,是“青出于蓝”的古朴雅致。2006年,扎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大理市农商银行立足做好“非遗产业”这篇大文章,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扎染产业全链条升级,支持璞真、蓝续等扎染品牌做大做强,形成品牌持续影响力,带动就业超3000人,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向世界展示了白族扎染的独特魅力,成为助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


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折射出新质生产力的强劲脉动。大理市农商银行不仅在资金端为文旅产业架起金融“桥梁”,更在服务端精心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与商家联动开展“欢乐购”“春日食趣”等金融增值服务,主动让利消费者和游客。在30个营业网点投放小面额的“零钱包”,全面提升支付结算的便利性,服务好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在金融的强力加持下,越来越多的“非遗”产业搭乘文旅产业的“高铁”,走出“深巷”,出彩出圈,为乡亲们的幸福生活铺就了产业富民路。

 

(通讯员:胡曙利)


【责任编辑:吴浩】